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協會的網址:http://blog.udn.com/TPCPA
病友會起源於張樹人醫師為攝護腺癌開刀成功案例累積至六百多例,
在這過程中,病友認為醫師過度忙碌,並有些親身經驗無法透過醫師護士傳達,
因此,此群病友自發性的組成一個組織,並在2007年正式成為政府認定的民間組織,
希望透過「宣導-->就醫建議-->癒後生活關懷」等面向,提供給攝護腺癌的朋友一些生活支持。

2007年8月份,爸爸因對肚子不適而至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家醫科就醫,
因每次爸媽再跟醫師互動過程,回家轉述給我們聽時,總是模模糊糊,
於是我就請爸爸在醫師問診時,打手機給我不要掛斷,這樣我就可以聽到醫師和爸爸的對話了,
這位李智貴醫師人真的很好,他願意讓我參與互動,還可以透過手機向醫師進一步詢問,
也剛好再進一步詢問和說明的過程中,醫師透過肛門指診發現爸爸可能患有攝護腺癌而儘速將爸爸轉至泌尿外科。

從9月~12月,這是我們一連串的就醫過程,也是爸爸心理調適的辛苦歷程,
即便到開到後的今日,心理調適的問題,仍然是爸爸最大的難關。

而過程中,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尋最佳的就醫資源,但這還不夠,
爸爸的心裡問題尚未獲得解答,他不解「為何別人都沒有,只有我有?」
「如果我沒有得到癌症,我就可以好好過生活了!」

因此,爸爸心情沮喪的程度極高,媽媽的壓力也很大,
所以進一步找尋病友支持團体,我向台中榮總及中國醫藥學院詢問,
他們都說沒有攝護腺癌的病友團体,接著,嘗試上網打關鍵字看看,
真的很幸運的找到了「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協會」,我很快的打了通電話求助,
希望他們能給爸爸一點支持的力量。

第一通電話,打了台中的一位聯絡朋友,他跟我說他是中區的聯絡人,
但並不是癌友,只是攝護線肥大,因此建議我可打電話給其他願意被關懷的癌友詢問,
我又打了電話給一位抗癌十幾年的史先生,電話中講了很久,他給我很多的生活建議,
也跟我說明他的就醫經驗,因此,我們才有機會遇上和信醫院的張樹人醫師。

接著,聯絡上協會理事長劉長霖先生,後來上台北見面之後,看到他是位西裝筆挺,精神飽滿的企業家,
初次拜訪的電話中,他很熱心的立即寄上一本康健的攝護腺癌相關書籍給我,隔天就收到了,
此外,還跟我說如果我要上台北和信的張樹人醫師尋求第二意見,他可以請協會秘書陪我一起去。

過程中,爸爸還是很沮喪,可是他們已經將我和爸爸的資料列入關懷名單了,
因此,他們幫我們找到協會中一位住在南投水里的攝護腺癌學長,
(癌友們都以學長學弟稱呼,爸爸現在是一年級的學弟,水里那位先生是八年級吧!)
在那次的拜訪經驗,我感覺爸爸的心情得到很大的舒緩,
他漸漸能夠接受這樣的疾病,並且也打算好好面對了。

往後,爸爸在第一次的和信醫院的就醫之後,就決定在此醫院安排開刀,
這天剛好是協會選舉會長、總幹事之日,因此,爸爸剛好有機會一起去看看他們,
這些朋友們刻意一窩峰的關懷爸爸,讓爸爸好久不見的笑顏在那當時出現了,
他們很熱心的留了個人家裡電話、手機給我,跟我們說往後有什麼問題,隨時都可以打電話,

就這樣,從爸爸開刀前一天住院,他們好多位病友就到醫院加油打氣,
在開刀當天,爸爸一早七點就推進手術房做麻醉及準備,
而平常不早起的理事長及夫人也七點就到醫院陪伴媽媽,
我和妹妹從台中搭高鐵,八點多到都還比他們晚到,真是多虧有他們幫忙,

他們說好爸爸開刀前三天不會打擾,在三天之後才會去病房關懷,
在沒探訪的過程中,他們還是不時會打我或大姐手機瞭解爸爸的情況,
在出院之後,中區的癌友還相約到山上關懷爸爸,
並且一些癌友也偶爾會打電話給爸爸,跟爸爸聊聊身體的復原情況。

我們很幸運,有機會遇到這樣的協會,
在原本不互相認識的情況之下,幸運的受到這些朋友的幫助,
讓我相信這個社會,不用透過特殊的關係,也可以發現許多溫情,
也讓我看到他們對於生命的積極態度,和無私的助人情懷。

很希望這個組織可以擴展出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忙的人,
更希望爸爸在走出陰霾之後可以像他們一樣的關懷別人,
而我,也能夠在往後的日子裡,透過科技傳播的力量,
幫忙協會在網路上建至一個網站,透過網路的宣導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力量,
讓這些攝護腺癌的潛在對象、當事者、家人都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g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