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看電影是因為不喜歡看電視,總覺得電視永遠報導著一些負面、沒有前因後果、不斷重複的內容,所以最近正考慮著如何將家裡這台幾乎不會打開的電視給丟了,無奈這是房東的電視,還在想辦法處理中。
趁著暑假,連續看了不少好片,怕自己記性不佳,總是重複閱讀,因此在此記錄,好朋友們,也可以找時間看看好片子喔。
(1)「被遺忘的時光」(The long goodbye)-描述台灣老人失憶症的情節,讓我更瞭解這個疾病,及病人家人的各種辛苦無奈之處。
(2)「逆轉人生」(Untouchables)-黑人扭轉自己及殘障富豪人生的真實故事。
(3)「父後七日」(Seven Days In Heaven)-描述父親死後七日之內的總總台灣喪事禮俗,有趣也富含深意。
(4) 「勇敢傳說」(Brave)-Disney首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卡通,好可愛的電影,看完之後趕緊買一份DVD,保存起來。
(5)「陪妳到最後」(Stricken)-一個乳癌的故事,現實的描述了人性的真實面,好看卻也很沈重。
(6)「姊妹」(The help)-女性白人幫助黑人幫傭發聲(撰寫書籍)的勇敢故事。
目前分類:好書電影 (8)
- Aug 12 Mon 2013 13:10
暑假好片紀錄
- Aug 27 Thu 2009 14:52
書摘
p98 大腦的主張
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領袖能力、學習人際關係和發展想像力,也是父母看出孩子性向的方法,因為人都不喜歡挫折,孩子在遊戲時展現他最拿手的能力。孩子需要發展「感同身受」的能力,讓孩子成圍一個感情豐富、有愛心、肯助人的人,有這種人格特質,他在人生的路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p107 養成孩子的良好行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不是嚴不嚴格,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態度,不參與孩子生活的父母最會體罰孩子將來的問題也最多。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是各司其職的家庭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一時的際遇而中止或增減-彭明輝
- Aug 27 Sun 2006 00:54
愛情片-愛在戰火蔓延時
這部片子的整個劇情,
我所看到的一樣仍是以愛情為主,
其它事物為輔,是一部戰爭片,
尤其是最後幾分鐘,讓我倒帶看了好多次,
就是那種堅持又美好,幸福又賴皮的感覺。
嗯,還蠻推薦的。
其實,我發現,對我而言,
如果電影中如果沒有愛情,
就幾乎失去了光彩...
- Dec 12 Mon 2005 17:27
「夏山學校」..好書推薦!
很愛買書,可是很多書都買了很久,卻沒有翻過,
總覺得對於書本的投資,其實相對於其他部分的花費而言,
其實算是很少的,所以只要看到感興趣的書,就先買起來再說,
今天翻起「夏山學校」,覺得這本書寫的很好,給我很多觀念,
或許是因為正在進行「青少年線上遊戲研究」,
使的我更容易進入書中所談的內容,
而我也很推薦有孩子的爸媽們,可以買來讀一讀,
輕鬆又好消化,不過裡面的觀念,要執行起來實在是不容易,
但我覺得如能能先提升自己的自覺(awareness),
那麼就比較能在沒有偏見的心智上,
給孩子一個健康自由快樂的成長環境。
就如:他提到孩子如果對於什麼事情感興趣的話,
那麼不要去限制他,就讓他自己去發展,
當他嘗試足夠並瞭解真相之後,就會瞭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我想,對於很多父母而言,如果是自己心中不認同的活動,
基於「愛」,通常會給予過多的苛責或抑制,
而通常這類的家庭教養環境中,
父母親過度壓抑孩子的行為,
可能會讓孩子心中產生自卑感,
反倒更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 Nov 04 Fri 2005 20:31
手札情緣-嗯!這個好!
今天回家之前,
和雪倫在機車停放區聊了起來,
兩人聊聊最近做的一些傻事兒,
雪倫常連於網路上的拍賣網站,
近來她迷上各種噴的、冒煙的、燒的...精油,
雖然那不是我的喜好,
但我想唸博班,不找點怪事來做,遲早會發瘋。
我呢,則提到自己不知怎麼的,
超愛看「還珠格格」這種老調的浪漫愛情戲,
不管看過幾次重播,只要電視一切到這一台,
我則馬上入戲,
喔!好看好看,真是太讚了,
我喜歡裡面聰明仁慈專情帥氣的「爾康」。
雪倫說,曾經有過失戀經驗的人,
就會務實多,因為那些曾經有過的山盟海誓,
到後來,會發現,原來,事情變的這麼快,
那麼以後,在付出愛情時,就會小心謹慎的多!
我想,那些嘗過真正的痛的人,才知道什麼叫做痛,
所以呢,雪倫奉勸我要好好珍惜這個偶爾會陪我做作夢的Mr. Right!
不過,我仍不放棄的聲明,還是少了一點瓊瑤式的「轟轟烈烈」啦!
唉,我就是這麼該死的傢伙,聽說這叫「人在福中不知福。」
恰巧,晚上一個人看電影「手札情緣」,
砌杯茶,吃點水果,NB接上我愛的音響,
享受著暖暖的電影音樂,沈入暖暖的愛情,
哈!真好,又是一部我所喜愛的「轟轟烈烈」,讚!
- Aug 04 Thu 2005 13:49
無厘頭的--馬達加斯加
上個禮拜去華納威秀看完-馬達加斯加,
整體而言,蠻輕鬆好笑,但個人省思部分就少了點,
不過倒是蠻適合壓力大到不行的朋友,輕鬆一下。
- May 29 Sun 2005 10:57
星際大戰三部曲
昨天晚上去三多看了星際大戰三部曲,
原本以為評價很不錯,可是看了之後發覺自己其實不愛看科幻片,
總覺得裡面的劇情不夠真實,也無法滿足我的幻想或夢想,
反倒在看電影的當下,因為不夠入戲,而使我的思緒不斷出走...
我想著我所認知的好電影似乎都不賣座,就如最近的紀錄片「跳舞吧!男孩」
及更早之前的「帝國毀滅」這些我認為比較值得看的影片,都很快就下檔了!
心裡想,我這個人是不是個性越來越孤僻了,否則怎麼喜歡看的電影越來越冷調!
接著電影裡反方角色西斯大王提到要傳授給弟子具有無窮力量的黑暗「知識」時,
突然心頭一緊,想到我的第三年計畫中的「醫療知識分享」的執行情況,
遲遲尚未有著落,因而往後的劇情中,只要有提到知識的字眼,我就會有不安感,
心裡一直在想電影中所認知的知識是什麼,我想要描述的知識是什麼.....真是快瘋了!
我想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啟示就是:我要趕快回家做研究了!
- May 22 Sun 2005 15:54
紀錄片-月亮的小孩

星期六的下午,唸paper唸到無力,心想放鬆一下,拿起了朋友借我的全景系列影片,選擇了【月亮的小孩】這部片子,故事是描述1990年代白化症者的生命故事為主軸。
白化症,一直沒有被社會大眾所了解,根據片中的醫師說明每個人的眾多基因裡面有四個基因是部正常基因,通常為隱性,但若同時爸爸媽媽的四個基因裡面有同時都有白化症的基因時,就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生下白化症的小孩,白化症者與其他孩子並無智力或身體功能上的差異,唯有頭髮及膚色缺乏黑色素因而會有白色發光的頭髮,且眼睛因缺乏黑色素而有畏光的情況,因此不適合從事需要花費過大眼壓的工作,當白化症者與一般人結婚,再生出白化症的機率為兩百分之一。
劇中描述白化症者在與一般人結婚時所面臨到父母親不能接受子女嫁給「異類」的壓力、白化症者工作上所遭遇的歧視問題,此外,生有白化症孩子的家人,因心理準備不足,不敢將自己的小孩帶出門,因而影響小孩的心理發展。
其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部份是一個阿嬤連續升下兩個白化症的小孩,老公要求其再生看看,終於生下兩名一般膚色的小孩,但後來自己白子的孩子與一般女子結婚之後,媳婦懷孕難產時,他在手術房外擔心的模樣,片中他在手術房外,娓娓道來一個親身感受到升白化症小孩所遭受到社會不平等待遇的種種,也因此他非常擔心媳婦再生出一個白化症小孩,看著他的心情比第一次生小孩的媳婦、第一次當爸爸的白化症兒子還擔憂緊張,直到小孩生出來,護士小姐宣告為「黑毛」的小孩時,阿嬤才真正鬆一口氣,剛才緊抱身體的雙手方才鬆開來,露出欣慰的一笑,我也才鬆一口氣。
這樣的感動,不只是因為生下黑色頭髮的孩子而讓我覺得鬆一口氣,更重要的是,阿嬤暫時可以舒緩生下白化症孩子的愧疚感,至少孫子已經擺脫的許多可能的社會壓力,使的肩頭那沈重的壓力稍稍舒緩。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幸福的人,生命中,很少真正遇到這些社會的邊緣人,但透過這些描寫弱勢者生命故事的紀錄片,讓我瞭解了他們是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苦痛和保有一顆堅持不放棄的心,但這些瞭解,常常讓我覺得更無力,因為我知道了,我更瞭解了,但對於這些問題,我卻不知到該怎麼辦,好希望如果可能的話,我可以知道自己該從哪裡做起,可以為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些小小的事,而不再只是感動之後隨即淡忘。